和他去看了《花样年华》。 看了两人因双双遭遇伴侣背叛于是“模拟出轨”而假戏生情却以遗憾结尾的剧情,以及几句“一个人的时候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结了婚就不一样了”“很多事情不知不觉就来了”反映婚姻和人性复杂的对话,我便理解了为什么都说不推荐情侣去看。 还有那些留白的镜头,几场雨几顿饭,香港淅沥的雨,雨夜昏黄的灯光,让人很快陷进不可名状的情绪之中,全片下来都没什么干脆直接的独白,没有情感的爆发,更没有大团圆式的结局或某种决绝的告别,看得人大脑倍感黏腻潮湿如同身处雨季。我也明白了为什么都说与其和看不懂或者懒得细细体会的人,不如自己一个人去看。 说来也巧,早上出门前打开衣柜,想到他答应今天陪我去看《花样年华》重映,又想着天气快热起来了,就选了一件冬季的新中式旗袍穿在大衣里面。他来接我时给我带了一束花(并不是今天特殊只是我喜欢花所以他没事就送),刚好和我的衣服还挺搭的,于是我把花也随身拿着进了商场和影院。他调侃我看个电影这么有仪式感^_^ 影厅里除了我们只剩下另外一对情侣,所以整个观看过程周围都十分安静,特别满意。其实我决定去看《花样年华》主要还是出于好奇,毕竟它所叙述的时代和电影摄制的年代都离我有些遥远,我也不确定能完全读懂王家卫的镜头语言。只是一直喜欢张爱玲的文笔,又常听闻“张爱玲擅长写爱情,王家卫擅长拍爱情”。随着画面一帧帧闪过,陈太太二十多件变换的旗袍和周先生秋水般而莫测的眼神,都让人感觉像是在慢慢欣赏艺术品。对白中反复出现的那句“这么巧”,令我直接就想到了张爱玲所写《爱》中的那句“噢,你也在这里吗?”大概有时文艺作品里的爱情便是这般,雾气缭绕如逼仄潮湿的暗巷晦暗不明,又让人觉得一切都刚刚好。甚至苏和周的故事里满是暧昧的拉扯克制,他们内敛到连哭泣都并非声嘶力竭,连遗憾都只是在吴哥窟的树洞里自说自话的回音。要体面、留白,有余地,所以有些事情在沉默中开始也在沉默中结束,多年的思念最终也只化作电话里的不语。 “她学着他的样子抽烟,却不知眼泪为何而流。” “他把秘密告诉树的年轮,就好像真正亲吻了他的爱人。” (OK我们弱小无助的ios用户字数上限了 剩下的存成图片放最后了:-D) #花样年华

作者:念念回音

音乐:喜欢你的人总会主动找你不喜欢你的人一虞姬+苏可可+寐加岛

时长:01:04

评论数:82

点赞数:0.33万

分享数:157

收藏数:100

更新时间:2025年5月23日 14:38

全网热门